(1).標準規(guī)格
磁性原件用于交換式電源供應(yīng)器的結(jié)構(gòu)中,必須遵守一定國家或是國際上的安全標準.如U.L(Underwriter Laboratories)為北美合眾國標準規(guī)格,此規(guī)格比較集中防止失火的危險,耐壓為1.5KV AC,在隔離式變壓器結(jié)構(gòu)中U.L與C.S.A規(guī)格限制線圈溫升至65℃以上需用105等級的絕緣;
C.S.A(Candan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)則為加拿大的標準規(guī)格;
V.D.E(Verband Deutsher Elektronotechniker)為歐洲所使用的德國標準規(guī)格,目前V.D.E已成為較受歡迎的標準,其安全標準考慮較為嚴格,其規(guī)格設(shè)計著重為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,其安全標準對線圈繞線方法與輸入與輸出的隔離有較嚴格的要求,需耐高壓3750V AC.
(2).變壓器的絕緣電阻
在變壓器結(jié)構(gòu)中,在繞組與鐵芯與鐵架之間,在一分鐘提供500V DC的電壓情況下,至少要擁有100MΩ以上的阻抗.
(3).變壓器的濕度阻抗
在高濕度91~95%的情況下,溫度在20~30℃之間,連續(xù)在環(huán)境測試機48小時的動作后,變壓器一次側(cè)與二次側(cè)須能夠承受3750V AC.即變壓器在此環(huán)境中須保持絕緣阻抗及介電強度. 下圈6-2代表變壓器的介電強度,在此絕緣層是接觸在一起,而且測試的電位則加諸于外部表面,所用交流值必須具有50HZ或60HZ的正弦波,測試1分鐘內(nèi)不能有絕緣破壞的現(xiàn)象.
(4).電子設(shè)備分類
1.第一類(Class Ⅰ)
此類設(shè)備用以下兩種方式來防護電擊 (1).用基本絕緣者;(2).假如基本絕緣被破壞,而危險電壓用導(dǎo)線連接方式到大地導(dǎo)體為保護方式者.此類設(shè)備也可能用雙絕緣(doubie insulation)或補強絕緣(reinforced insulation)來設(shè)計或者只操作于安全極低壓線路上.
2.第二類(Class Ⅱ)
此設(shè)備不單只靠單層絕緣來防護電擊,且須增加安全性,如用雙絕緣或補強絕緣,而不提供接地保護者. 設(shè)備種類如下:
(1).電子設(shè)備被絕緣材料永久且實質(zhì)上的包封著.(即導(dǎo)組件被包復(fù),只有小的零件露在外面,如銘板.螺絲.拉釘?shù)?這些小零件與危險電壓之間做補強絕緣,此設(shè)備稱為第二類絕緣機殼設(shè)備.
(2).電子設(shè)備被金屬機殼包封,其內(nèi)部已用雙絕緣或補強絕緣,此設(shè)備被稱為第二類金屬機殼設(shè)備.
(3).此設(shè)備為以上(1)(2)兩種之結(jié)合.
3.第三類屬(Class Ⅲ)
此類設(shè)備乃靠SELV(Safety Extra Voltage)線路來防止電擊.
變壓器相關(guān)安全規(guī)格:變壓器有溫度等級之分,當(dāng)溫度高于周圍溫度25℃以上時,U.L/C.S.A規(guī)格會對變壓器溫度訂出額定值,用兩種方法來做溫度的量測,第一種稱為熱偶法,第二種稱為電阻法.
熱偶法: 利用熱電偶所產(chǎn)生的位差,由儀器記錄;
電阻法. 利用銅的絕對零電阻溫度為基準來計算.
234.5 + T1 234.5 + T2
計算公式: =
R 1 R2
銅的零電阻溫度 : -234.5℃
測試前環(huán)境溫度為 : T1 測試后本體溫度為 : T2
測試前初級電阻為 : R1 測試后初級溫度為 : R2
絕緣等級分為以下七個等級,每一等級溫度如下表6-1:
絕緣等級 | Y | A | E | B | F | H | C |
溫度(℃) | 90 | 105 | 120 | 130 | 155 | 180 | 180 |
下表6-2表示可接受之溫升度數(shù),其方法差10℃:
絕級等級 | 熱偶法 | 電阻值法 | |
105 130 155 180 |
65℃ 85℃ 110℃ 125℃ |
75℃ 95℃ 120℃ 130℃ |
|
(5).變壓器安全規(guī)格沿面距離
|
為了符合U.L , V.D.E等嚴格的電氣規(guī)格,在變壓器引腳與繞組之間必須有一定的安全距離,合乎附表7-3之沿面距離的規(guī)定. 為了更節(jié)省沿面距離的作業(yè)工時,可以在開線架模時,預(yù)留安全的距離或另外為沿面距離的塑料片另外開模,如低頻用的護套.
V=工作電壓 |
50HZ ALL VA 50/60,50-60HZ<200VA |
>200VA 50/60 or 50-60HZ,60HZ |
最高極限的 最高限極的 RMS電壓 峰值電壓 |
最小 最小 間隙值 沿面值 |
最小 最小 間隙值 沿面值 |
12 17 30 43 60 85 100 141 125 177 130 184 250 354 380 540 500 710 600 850 750 1060 1000 1410 1250 1770 1500 2120 2000 2820 3540 4240 |
0.19(0.38) 0.40(0.80) 0.28(0.56) 0.55(1.10) 0.38(0.76) 0.72(1.44) 0.62(1.24) 1.12(2.24) 0.62(1.24) 1.12(2.24) 0.62(1.24) 1.12(2.24) 1.15(2.30) 1.95(3.90) 1.75(3.50) 2.80(5.60) 2.40(4.80) 3.70(7.40) 3.60(7.20) 5.60(11.2) 3.60(7.20) 5.60(1.12) 4.90(9.80) 7.50(15.0) 6.20(12.4) 9.50(19.0) 7.50(15.0) 11.6(23.2) 10.2(20.4) 15.5(31.0) 13.0(26.0) 20.0(40.0) 16.0(32.0) 24.0(48.0) |
0.19(0.38) 0.40(0.80) 0.28(0.56) 0.50(1.10) 0.38(0.76) 0.72(1.44) 0.62(1.24) 1.12(2.24) 1.60(1.60) 1.60(2.24) 2.40(2.40) 2.40(2.40) 2.40(2.40) 2.40(3.90) 9.50(9.50) 12.7(12.7) 9.50(9.50) 12.7(12.7) 9.50(9.50) 12.7(12.7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19.0) 19.0(23.0) 19.0(20.4) 19.0(31.0) 19.0(26.0) 19.0(40.0) 19.0(32.0) 19.0(48.0) |